8 年时光荏苒,这一次的小米 8 ,可能会是镌刻了最多小米品牌经历印记的作品了。
2011 年初代小米手机发布时,雷军曾在舞台上说过这样一句话:“没有设计就是最好的设计”,并将其作为小米手机当时的 ID 设计理念。
此话一出,立即引发了不少旁观者的讨论,大部分人对小米这个观点提出质疑:你一个做手机产品的,怎么能不提设计?但也有人则认为,小米想要遵循的其实是“Less is more”,也就是极简设计的核心。
如今再回头去看,雷军这句表态其实多少有些营销话术的意味,倒也不用上升到什么美学高度。你说初代小米手机有辨识度吗?如果不点亮屏幕,再抹掉正面的 logo,它和当时的 HTC、三星等 Android 手机都没什么区别。
但平庸的同时,这种中规中矩的模板机并不会让人产生讨厌的感觉。当时小米产品总监李明在知乎上的回答也大抵是这个意思:“作为第一部作品,让尽量多的人不产生反感,比去让人喜欢要重要得多。”
这和小米手机最开始的策略有关,它所瞄准的是当时最为核心的中国手机玩家。相比于产品的外观,他们会更关心手机的性能和跑分数据。
从目前得知的小米 8 消息来看,骁龙 845、刘海屏、AI 双摄这些都不会落下,但它们基本也是目前同类旗舰手机的标配,所幸我们还能期待下 3D 结构光和屏下指纹的出现,还有神秘的 MIUI 10。
如果说早期小米手机能做的,不过是抛出一个比别人更低的价格来吸引用户,甚至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,也只是不断通过靠低价手机来留住粉丝,然后在互联网服务上赚钱。那么现在,伴随着小米商业模式的成熟,和体量的逐渐变大,小米已经能够从上下游产业链获得更强的话语权。
一个明显的体现是,除了刚发售之初那段时间,现在我们已经很少会听到“为什么买不到小米手机”这样的质疑声了。
往小了说,这是小米手机的进步;往大了说,这也是整个国产手机行业的进步。